徐干的故事展开在一个充满变迁的时代,他的名字被镌刻在那段历史的长卷上。170年,一个普通而又不凡的人类诞生了——徐干。他的字叫伟长,汉末时期文学家、哲学家和诗人的称号伴随着他的一生。
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他以精湛的手笔在诗、辞赋和政论方面脱颖而出。他留给后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中论》、《答刘桢》以及《玄猿赋》等作品。这部著作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的影响无处不在,它如同一座桥梁,将不同时间与思想相连。
少年时期的徐干,在汉灵帝末年的混乱朝局中,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学问追求。当时州郡牧们都知道他的才华,每当提到他名字,都会感到敬畏:“礼命蹊躇,连武欲致之”。然而,徐干却选择了远离权力场,不为物欲所动,“轻官忽禄,不耽世荣”。
曹操曾经征召他担任司空军谋祭酒参军及五官将文学,但他以病作理由推辞。在那个充斥着战争与政治斗争的年代里,他选择了隐居生活:“潜身穷巷,颐志保真”,尽管日常生活极其清苦,“并日而食”,但他从未因此悲观失望。
曹操再次召唤他担任上艾长,但即便面对这样的荣誉,也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就职。建安年间,当曹操平定北方,为中国带来了统一之梦时,徐干依然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心态,即使是被授予重要职位,如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官将文学,也只是一转瞬之间的事。他总是在疾病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没有让外界喧嚣侵蚀内心世界。
直到建安二十二年的春天,当瘟疫横扫千军万马,而这位深思熟虑的人也感染上了疾病,最终于217年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遗产依然流传至今。后来曹丕评价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
这些话语成为了人们对于徐干品格高尚的一个见证,同时也是我们今天可以学习借鉴的一份宝贵财富。
标签: 最受人们恨的 是谁 、 历史学家为什么怀疑雍正篡位 、 明朝垃圾还是清朝垃圾 、 明宣宗朱瞻基为何寿命这么短 、 夏商周秦汉历史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