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趣闻轶事老知青忆插队山村过年奇遇

在那片被岁月静悄悄包围的山村里,1969年的除夕夜,我和两个知青兄弟留在了这个偏远的小角落。回京的潮流中,我们成了最孤独的几颗星。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情感,每一个春节都成为我们生命中的难忘记忆。

寒风凛冽,我们四处飘荡,手电筒在黑暗中跳跃着光芒。老乡们的小窑洞如同隐秘的宝库,一排排火堆映照出他们紧张忙碌的心情。一进屋,就能感受到节日气氛浓郁,他们围坐在炕上,面前摆满了饺子和油糕,一年辛苦劳作所得,全都是为了这一刻。

那个冬天异常寒冷,我们居住的地方漏风不堪,生活条件艰苦。当时我们的能力有限,只能忍受零下五、六度的室内温度。水缸结冰,脸盆里的水也凝固成冰块,即使是墨水瓶里的墨水,也变成了冰块。然而,在这个严寒之中,却有了一份特别温暖——老乡们对我们的款待。

几个孩子来到我们身边,说家里大人邀请我们去做客。但我们知道,这个小山村的人并不富裕,他们一年只分得一斤麻油十几斤面粉,而三个知青要吃掉会增加他们的负担。但孩子们见我们犹豫,便坚持坐下不走。这时候,我们商量多转一些家,不要让每个地方都等太久。

山村静谧而又充满了生机,外界看不到任何节日气息。而老乡家的窑洞散布在半山坡上,那些崎岖的山路似乎也为这段经历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一进入那些窑洞,便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那儿燃烧着热情与欢乐,他们全家围坐在炕上,用尽全力包饺子、炸油糕,把一年来的好东西拿出来给予我们。

当晚,有位聋老汉家的哑巴媳妇因为听闻针灸可以治愈聋哑,她迫切地想要尝试一次,那位曾经施过针灸的手腕却已离开,但她的诚挚依旧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而当我串到另一户人家的时,那里的热情与接纳就像是一道明亮的人类灯塔,将寒冷推开,让我的内心温暖起来。我那时才明白,这是一个小小但极其重要的人生课题——如何用爱和善意跨越世俗之隔,以一种深深共鸣的心态,与他人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情谊。在那个春节之后,我正式踏上了社会的大舞台,这是我人生中走向社会度过第一个春节的一次难忘经历,也是我终身难忘的一个教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