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朝代纪年表之托马斯阿奎那仿佛穿越时空的智者为我们揭示了中西方哲学之交汇点

在13世纪中叶,巴黎大学里,有一位年轻的神学教授,他以沉默和温顺著称,但他才华横溢,年轻时就崭露头角。阿尔伯特曾预言这位“哑牛”将闻名于世。这个人就是托马斯·阿奎那,他在蒙特卡西诺修道院接受了初等教育,随后进入那不勒斯大学接触科学与哲学著作。1245年,他前往巴黎,在亚里士多德主义者阿尔伯特的指导下深造。

自1257年开始在巴黎大学教授神学,用十年的时间专心教学和撰写作品,并被任命为教会顾问与讲师。在去世三年后,他的一些观点遭到了严厉谴责,其中包括21条命题,12条是他的观点。这是中世纪最严厉的批评之一。他成功融合了教会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为天主教官方哲学提供了基础。

托马斯认为哲学必须为神学服务,并用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唯心主义推论出上帝存在。他利用形式和质料的概念,以虚无创造世界,并提出一个有序宇宙体系。他还探讨个别事物中的一般性质,以及物体之间不同特性的原因,不需要深入研究事物内部结构或相互关系,这对科学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他强调教会权力的至高无上,与国王一样,没有统治者控制民众社会就会解体。他宣扬灵魂不死,对来世幸福极力推崇,而尘世生活中的幸福并非最高幸福,最大的犯罪行为是异端或异教行为,对所有异端应处以火刑。他的唯心主义体系成为西欧中世纪思想领域的绝对统治地位,被誉为“最光荣”的“天使博士”,直到今天仍然作为天主教会唯一真实的哲学受到尊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