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激励我们不忘历史勇往直前

在翻阅《明朝那些事儿》的过程中,我被戚继光抗倭的故事深深吸引。这个故事不仅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领悟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在元末明初时期,日本南北两朝争斗不休,一些战败的武士、商人和浪人开始侵扰中国沿海地区,这些人就是著名的“倭寇”。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朱元璋时代为了消除这股患,不断派使者到日本,但都无功而返。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北朝统一日本。失败的南朝诸侯失去了依托,便盘踞海岛,不时侵扰中国沿海,甚至挖坟掘墓,使得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海岸线上的居民生活在恐惧之中。明朝修筑十多座防御工事抵挡倭寇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促进了与日本之间贸易往来的恢复。

然而,在成化年间(1465~1487年)及嘉靖时期(1521~1566年),由于官方贸易完全中断,倭寇再次猖獗起来,与一些私自进行海上贸易的人狼狈为奸,大肆侵扰闽、浙沿海地区。这段时间里,一些官僚因利益牵涉其中,被指控擅杀忠良,最终导致整个社会更加混乱。

在这样的背景下,戚继光应运而生。他是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严格训练新军,将士兵们打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斗机器。他创立了鸳鸯阵,这是一种创新型战斗阵式,由十一名士兵组成,每个位置都有特定的任务,他们互相配合,可以快速变换阵型,从而大大提高了战斗力。在戚家军面前,即便是那些凶猛无比、经验丰富的大规模敌人的也不例外,都无法抵挡这种精妙绝伦的情报网络和战术结合体。

嘉靖四十年(1561年),约有一万名倭寇突袭浙江台州等地。当时民众组织起义乌农民三千余人,并且得到当地百姓支持共同抗击敌人的入侵。不久之后,戚家军又迎来了新的挑战——雁门岭的一场血腥巷战。在此役中,他亲自率领部队冲锋陷阵,用火器发起攻击,再加上他巧妙运用鸳鸯阵,最终歼灭了雁门岭残余敌众。此后,他又成功平息了台州周边地区不断涌现的问题,还曾经以极快速度追击并歼灭了一群企图突袭台州的小股倭寇。

随着时间推移,当戚家军凯旋归来时,其英勇善战已被人们所公认,他们还获得了一系列胜利,其中包括九次对付倭寇的大捷。而这些胜利最终使得浙、闽两省以及江苏兴化等地告别了数年的恐慌与不安,而转向安宁与繁荣之路。虽然还有其他地方需要继续清剿,但是这一阶段已经标志着一个新的篇章——即将结束对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征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位叫做戚继光的人,他用他的智慧和力量,为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心灵财富,让我们永远记住他那坚韧不拔的情怀,以及他带给我们的启示:无论未来会怎样,只要心存正义,我们就能勇敢面对任何困境,因为正义总是在努力寻找它自己的道路,而人类则应该像戚继光那样站在它身旁,用实际行动去保护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