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创造太极拳,其深远目的有三:一是健身之旅;二是防身技艺;三是修身养性。太极拳的健身功能,乃其初级层次,也为基础,无论武林中哪门太极,都蕴含良好的健身祛病效能。武式太极拳之健身功效,源自其立体根本,即两句经典歌诀:“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最终追求非技击,而是通过修炼,以强健体魄达到内心修养、完善自我,最终实现“益寿延年”。
为何内心修养便可获益寿延年?这正如我们所称的“无欲则刚”。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胸怀开阔,便能达到生理上的健康。身心和谐,便能促进生命长久。武式太極拳,从立體的根本到理论指导,其最終目標皆為「益壽延年不老春」,與其他運動方式相比,更注重於深層次內的養心育氣。在此基础上,不僅锻炼肌肉与体魄,更培养元气,最终达至自我完善,使得身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均達健康。
武式太極拳之特點首先在於「意氣君來骨肉臣」,即練習者最終要达到的境界是意氣為君,骨肉為臣。在這點上,武式 太極拳區別於其他運動,如跑步或打球等,它們雖然也能夠強化體魄,但並非以「意氣為君,骨肉為臣」而進行。此外,這種以意動作、呼吸調控并聯動作,是不同于表面的奔波运动,在《五字诀》中第一点就要求「心静」,只有当个人的精神状态平静时,当遇到事物时才能应对得当,对身体也有利于健康;只有保持一种平和安详的心态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避免繁杂的事务消耗自己的精力与体力。这意味着通过这种专注于内部力量和意识调节的练习,可以独具一格地影响一个人对自身修行进行调整。
此外,在练习中的姿势变化方面,武式 太極拳同样具有独特性,它不是将动作作为引导呼吸的手段,而是在自然呼吸的情况下,让内气流通,这样的练习可以使人达到腹部松软且气息腾发的情境。在每一步每一个桩都细致分析虚实分明,并不断调整重量中心平衡,这种活泼有力的桩功对于锻炼肌肉和关节非常有效。
总结来说,武式 太極拳既是一种从内向外引导的运动,以深长呼吸来锻炼器官,同时也是一种通过结构清晰、柔硬相结合动作来塑造肌肉与骨骼结构的训练方法——要求站立脚跟竖直脊柱挺拔眼睛放宽视野平稳心灵——反复锤炼出一种坚韧不拔精神,同时锻炼出强壮有力的肌肤以及坚固结实的筋骨。经过时间累积,一切内部运行顺畅、一切器官各司其职,一切身体处于舒适安宁状态。一旦这一系列过程完成了,那么从精神到物理层面,就能够实现长寿延年的效果。这是一个高超级高层次的人生护航策略,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宝库,在现代全民参与体育活动中扮演着积极作用。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概括 、 明代奇案 、 公元前后的划分表图片 、 唐朝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 为什么马皇后敢叫朱重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