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恭帝杨侑,隋炀帝杨广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韦妃所生。自幼聪明,有非凡气度。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在父親親征高麗時,由於年紀尚小,被留守長安。大業十一年(615年),隨父親巡幸晉陽後,被拜為太原太守,不久即留鎮京師。
大業十三年(617年),李渊攻入長安,並擁立楊侑為帝,以「義寧」為號。但楊侑僅名義上是皇帝,其實由李渊掌控。在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去世之後不久,李渊見機而動,在同年的五月十四日逼迫楊侑退位自立,是為唐朝的開國皇帝唐高祖。而降楊侑為酅國公,使其在長安閒居。
武德二年(619年),楊侑因病或被害逝世,只有15歲,由於無嗣,其族子杨行基袭封酅国公的爵位。歷史評價方面,《隋書》記載他“性聰敏,有氣度”,但同時也指出他“恭帝……失德四海崩”。《北史》則更直接地批評:“恭帝……失德四海崩;群盜蜂起、豺狼塞路。”杨侑的陵墓庄陵位于陕西乾县阳洪乡乳台村南500米处,是一座平地起冢,其形制规模都较靖陵为大,但随时间流转,现在地面已无任何建筑物,只剩下盗洞证明了这座古墓曾经存在过。
标签: 历史年表 时间轴 、 中国历史上朝代最久的是哪个朝 、 清朝是个很恐怖的朝代 、 唐朝 列表排名表 、 明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