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月壤奥秘13家科研机构深入地下世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盼的下田实录

在广西河池市大化县的甘蔗农田,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赵盼在烈日下汗流浃背地收集样品,他的身影映照着这片金黄色的甘蔗海洋。7月2日,这位“80后”青年科学家从早到晚都在田间忙碌,体会到了和农民一样辛勤劳作的乐趣。

赵盼追随他的团队领导仲乃琴,从事的是利用微生物技术来提高作物产量、质量,并修复土壤生态。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他们研发出的肥料增效助剂和土壤调理型功能菌剂等产品,对推动科技扶助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尽管技术进步,但仍需与实际需求相结合。在赵盼看来,只有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才能看到产业的问题,并找到解决之道。通过不断与农民交流,他们得知了运送肥料的成本问题,并开发出了能够减少肥料运送成本的新技术。这不仅为农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作为一名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传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的地头工作人员,赵盼深刻理解到好的技术必须跟当地实际需求相结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解决农业面临的问题,并推动农业科技向前发展。

经过四年的试验,现在采用新技术种植甘蔗的情况显示出明显效果,比传统方法更具优势。看着绿油油的小麦茎秧,一切似乎都证明了他们坚持下去是正确的选择。而对于未来的计划,赵盼表示,他们将继续多下田,与农民一起探索更多创新途径,以期实现这些先进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记者:冯丽妃 通讯员:纪海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