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文颖的半世菌缘中,她与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的故事紧密相连。从山西偏远的小村庄到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协等部门,庄文颖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科研生涯。在这段时间里,她不仅背负着数不清的真菌标本,还肩负着将中国真菌学推向国际舞台的使命。
她曾是余永年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掌握了真菌分类学研究方法。后来,余永年送她去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让她在那里学习国际期刊上的最新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她回国后,不断发表论文,将中国真菌学家引入到了国际舞台上。
虽然现在年过七旬,但庄文颖仍然坚持在实验室工作,与真菌标本、放大镜、显微镜和她的学生为伴。她有很多荣誉,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美洲真菌学会外籍荣誉会士”,甚至有一些物种被命名为“文颖盘菌属”和细菌新属“海庄文颖氏菌属”。最近,她还被评选为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
尽管已经有了许多荣誉,但庄文颖最看重的是那个简单而朴实的称谓——“菌物学家”。她对待科学始终保持热情与执着,并且将这些精神传递给她的学生。在修改他们的论文时,从数据到结论,从遣词造句到标点符号,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得仔仔细细。这份热情与执着感染着她的每一位学生,他们也因此成长成为一批优秀的人才。
标签: 明朝历代 排序 、 为何朱瞻基一定要杀了孙若微 、 明朝历代帝王顺序表图片 、 康熙见过皇太极吗 、 明朝 单论个人能力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