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天仙配歌词的缔造者,他的青春岁月与庐剧同行,音乐之声在他心间萌生。1958年,他凭借那双灵活的手指和对二胡的深厚爱好,踏入了安徽省艺校的大门。在那里,他沉浸于庐剧的世界里,一直坚持三年,不仅学会了作曲,更是对庐剧有着超越黄梅戏的熟悉和喜爱。在毕业之际,当时学西洋音乐的何合浓被分配去了庐剧团,而他却因学校领导眼中的种子而留校教书,这段经历让他既迷惑又无奈。
然而,这个没有机会发芽、开花、结果的种子并未放弃。30多年后,当省艺校终于招收了一支庐剧班时,他已经转向了黄梅戏。这次转变并非易事,因为庐剧与黄梅戏之间存在根本差异。他决定采取一种笨拙但有效的手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从老师口中记下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他的功夫自然不言而喻,即使是十几岁的小孩也比不了他的速度。
从此以后,他投身于创作之中,无论是在苦难还是快乐的时候,都将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倾注其中。当作品遇到瓶颈时,那种坐亦想、走亦想、醒亦梦的情景就会出现,但一旦完成,就会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心情。那份陶醉,在听到演员录制后的声音时,也是一样的。
徐代泉的一生可谓是三位一体: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不仅在本校任教,还曾作为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为数百名学生传授知识。而在创作方面,他除了为电视剧和舞台剧谱写音乐外,还为60多部教学用劇目编曲,涉及诸多地方戲曲,如京劇等等。在研究领域中,他曾担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副主编,并获得“編纂成果二等獎”。
至今65岁高龄,徐代泉仍然活跃于学术界,以客座教授身份继续指导新一代艺术家。此生工作虽繁,但对于这位黃梅戲音樂工作者來說,這些都是為夢想付出的痕跡。
标签: 中国古代史思维导图简单 、 换成朱棣能不能翻盘 、 明朝那些事小说免费阅读 、 历史朝代时间 、 公元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