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水河边的黄金湾遗址,考古队员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2000年前的汉朝鸡蛋。这枚鸡蛋被视作陪葬品,并且推测它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据介绍,这是贵州省首次在古墓中发现鸡蛋,而且由于其极度脆弱,如何完整提取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这枚鸡蛋出现在于习水县土城镇赤水河边的黄金湾遗址,该遗址是贵州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古代聚落遗址。当天,考古队员们清理一座2000多年的汉代墓葬时,他们不仅找到了大量陶罐和部分动物骨骼,还意外地在墓内右侧的一只陶罐上发现了一个圆球。尽管毛刷轻触后圆球表面就破裂,但经过反复比对,考古队现场负责人张改课确认,这确实是一颗鸡蛋。
由于埋在地下时间太久,又曾受过垮塌后泥土损伤,这颗鸡蛋早已失去了它原本的内容物。不过,它富含碳酸钙物质的壳却与周围泥土融为一体,从而得以相对完整地保存下来。此前,在全国范围内,只有河南、山西、重庆等地报道过类似的陪葬鸡蛋,而这些均来自汉代墓葬。
根据张改课的解释,为什么会将这样一种食物放在陪葬品中,是因为汉代人对于死者生前的用具进行烧制成陶制品随葬,此举象征着生前生活方式的一种延续。而同样生前吃过的大米、小麦、酒等食物也会随葬,而这可能就是放入陪葬中的原因之一。然而,由于这种脆弱性,即便分离成功,也需要考虑如何保护这枚来自2000多年前的珍贵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