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淳生他是不是中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在淄博他的教科研成果如同一面镜子映射着科技进步的光辉

他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超声电机,这种设备应用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内填补了空白。赵淳生被誉为“最美科技工作者”,并且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说:“我一定要搞出中国人的超声电机。”1992年,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听了一场关于超声电机发展和应用的报告后,就决定学习这项技术。在南京一个20平方米房间里,赵淳生及其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能够实际运转的超声电机。

尽管他遭遇了两次癌症,但赵淳生没有放弃。他在病床上完成了研究报告,并在家中进行实验。他的坚持和毅力赢得了荣誉,“新型超声电机技术”获得了多个奖项,并于2005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虽然前三次产业化尝试失败,但赵淳生没有放弃。他创立南京航达超控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研发了一款46克重的超声电机,该设备用于嫦娥三号至五号以及墨子号卫星。这款产品也被用于行云二号卫星01、02星激光通信系统中,这对于解决空间激光通信终端关键核心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83岁高龄时,赵淳生仍然坚信自己有更多可以做的事情:“我感到很惭愧,因为千千万万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好多人比我做得好,我很光荣。我要更加努力,让我们的生命发出更大的光彩。”

通过反问,我们不禁思考,如果不是因为那个偶然机会,那么我们是否会知道有这样一位科学家的存在呢?如果不是因为那份执着与勇气,那么我们的国家是否能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