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失荆州之痛:刘备背负历史重责,假借孙吴手剪除结义兄弟的可能
文章摘自《新民晚报》2012年12月16日第B07版,作者:朱子彦,原题:关羽失荆州与刘备尾大不掉之虑。笔者日前拜读了蒋星煜先生在《新民晚报》上所撰的《刘备联孙拒曹有始无终》一文,颇受启发。但又感到关羽失荆州不仅仅是孙刘联盟有始无终的问题,蜀失荆州之事颇为复杂,内中既有关羽本人的问题,又有诸多隐情曲折鲜为人知的史实。今余不揣浅陋,兹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钩沉索隐,一者公诸同好,二者就正于蒋先生。
关羽指挥不当,最终导致地土丧亡。关羽首战于禁告捷,使得荆州军处于主动的地位。在此情况下,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并误认为固守樊城的曹仁已成瓮中之鳖,“有必破之势”。因此,他不是集中兵力迅速歼灭曹仁主力于樊城,而是分兵南下、渡过汉水,“遣别将围魏将吕常于襄阳”,并派游军进至许都附近的郏下。这使得原本兵力就不雄厚的荆州军更加分散,最终导致了失败。
建安二十四年八月,“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使平地五六丈。”然而,在这样有利条件下,都不能攻破襄樊。到了十月旱季,就更没有取胜的希望了。此时魏将徐晃率援兵已到达樊城附近,这进一步坚定了守城魏军的信心,也使双方力量发生了对我军不利的情况。
此外,当曹操透露给关羽他计划偷袭荆州时,如果这时候能迅速返师回救江陵,则荆州可保而羽军可全,但最终未能做出正确判断,因此无法及时回救南郡。江陵和公安并非由战败而丢失,而是傅士仁、糜芳二将投降所致,其士气正旺。而且,在退还江陵途中,还“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责问其违背同盟,这实际上是在敌人的心理战术中间被牵引。
从实际情况来看,对春秋时期左氏传进行讽诵虽然让人印象深刻,但也表明他忽视现实战争中的需要,从而影响他的决策能力。当部下的私相参讯后发现家门无恙,并受到超出平常待遇,他们便完全没有战斗意志。这一切都显示出了关羽在关键时刻出现的心理软弱和指挥上的错误。
标签: 大明风华朱瞻基让孙若微殉葬 、 宋朝历史简介英文 、 为什么历史很少提明朝 、 明朝历史为什么诡异 、 中国所有朝代顺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