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职业教材:从隋朝到明代,探索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今天,我们以现代眼光审视皇帝这一职业,其技术要求之高,实践环节之复杂,让人不禁感慨万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位皇帝想出了一个创新的办法——编写当皇帝的职业案例,以古为鉴,学习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责。
在明代宗朱祁钰统治时期,一本名为《历代君鉴》的教材被编撰。这本书由林文等臣僚于景泰四年预修而成,而代宗皇帝署名权归自己,这或许是因为他在职期间有所贡献,或许仅是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在这个时代,虽然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来看,皇帝们似乎也应该活到驾崩、学到驾崩。但正如我们今天所见,即便如此,这位代宗皇帝仍然表现得有些特别。
明代宗朱祁钰,在夺门之变和英宗复辟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曾是宣宗第二子,被封为郕王,但由于他的生母身份不好,他并未接受传统的宫廷教育。当英宗被俘后,由于瓦剌要挟,他临危受命监国,并改元景泰。这段经历让他成了“救火队员”式的人物,但他似乎仍希望能够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君主,因此他下令编制了一本《历代君鉴》作为速成教材。
这本五十卷巨著,每卷都讲述了一位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事迹被选取并编辑成这样一个浩大的篇幅。由于时间紧迫,它实际上主要摘自现有的史传,比如宋仁宗的一段故事,就来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每个故事之前,都会标注“善可为法”,提醒后来的皇帝可以从中学习。而结束处,则附上了史家对前辈皇帝定论,如“史臣赞曰”、“史臣论曰”。
《历代君鉴》及其体例,是一部针对当今职业需要的大型案例式教材,它不仅提供了历史上的榜样,也展示了当时对于如何成为优秀君主的一种思考方式。
标签: 宋朝历史观后感500字 、 大明一代妖后 、 明朝 的排列 、 明朝那些事为什么被批评 、 明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