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创造太极拳,其深远目的有三:一是健身;二是防身;三是修身。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其最为基础和核心的目标,无论是哪一种流派,皆具备显著的健康益处。武式太极拳之健身效能,则由其根本——立拳歌诀所体现:“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尽管太极拳最初并不以技击为目的,但通过练习,它强化身体,达到内外兼修,自我完善,最终实现长寿延年的理想。这便是“无欲则刚”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即可促进生理健康。既得心灵宁静,又能享受生命之美好,这便是武式太极拳追求的境界。
武式太極拳從立姿到動作,其宗旨都是追求「益壽延年不老春」。它與其他運動方式相比,更重視於內部精神層面的修養與培養。此外,這種練習不僅鍛煉肌肉與體魄,也通過對肌肉、體魄的鍛煉來培養元氣,以達成自我完善,使人在生理上及心理上都能達到健康。
武式太極拳的一大特點,在於「意氣君來骨肉臣」,即在練功時,要達到的標準就是意氣領導君主,而骨肉則服從臣子。在這個方面,武式太極拳不同於其他運動,如跑步或打球等,它們雖然也能讓人保持良好的體態,但並非如同 太極拳那樣將意志融入動作中。因此,在《五字诀》第一句「心静」就告訴我們,只有當心靈平靜時,我們才能處變不驚地應對一切挑戰;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態,我們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健康;只有在平靜的心靈狀態下,我們才能透過事物看本質,不被表面繁瑣的事務消耗我們的情緒和精力。
此外,在進行各種打法時,武式太極拳也有其獨特之處,它不是通過動作引導呼吸,而是在自然呼吸後再引導內氣循環至全身,並且練功到一定程度可以達到腹部內容物放鬆而氣血流通自由自在地運行。在實踐中,每一步每一個桩,都要注意虚实分明,不斷調整自身重心平衡,這是一種活力的桩功,有助於強化骨骼肌肉。
總結來說,武式 太極 拳既以內引為主,以呼吸深長為基準去鍛煉肝臟腎臟等器官;又以開合有致、虛實分清、剛柔並濟的動作去要求整個軀體——站在直立姿勢,用眼界拓展胸襟放寬思想,這樣反覆訓練出堅毅無畏的人格魅力,以及強固骨骼肌肉。而久經累積後,全身上下均呈現正气充盈、陰陽協調、各器安坐各司其職,此乃真正的人間福祉。而同時,一切行為走位間,全凭信念守護自己,就像天人合一一般感覺愉悦而安寧,因此使人長壽快樂。這是一種高級养生的智慧,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对于現今全民健身运动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 明朝那些事儿阅读 、 明朝那些事豆瓣评分 、 明朝马皇后的结局 、 中国古代历史朝代顺序 、 明朝那些事儿不适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