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走过的半个世纪里,庄文颖已经很少再踏上野外的考察之路。曾经,她的双脚在全国26个省份的地面上留下了足迹;她的肩膀背负着无数真菌标本;她的一双眼睛辨认出了360多种新发现的真菌。她七旬高龄,步伐沉重,肩膀弯曲,一眼就能流出泪水。但依然是端庄好打理的齐耳短发,每天出现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C座4层实验室,与真菌标本、放大镜、显微镜和学生们为伴。
荣誉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美洲真菌学会外籍荣誉会士”,学者们还以她的名字命名了真菌新属“文颖盘菌属”和细菌新属“海庄文颖氏菌属”。最近,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科协等部门联合开展的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中,她被评选为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但她最珍视的是那个简单而纯真的称呼——“菌物学家”。
30岁时,她踏上了这条研究道路。在1968年的农村插队生活中,20岁的庄文颖抱着书本,不断自我提升。那时,只要有空余时间,她一定会翻开书页。1973年,这位姑娘顺利考入山西农学院,并在毕业后选择留校任教。当时,有两个选择——昆虫学和植物病理学。“不喜欢昆虫”的她选择了植物病理学。在边教边学期间,她发现,大约70%的植物病害是由真 fungi引起的,这激发了她的研究兴趣。她带着问题考取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在余永年的指导下,“踏上了真 fungi 学这条路”。
1983年,在课题组缺人手的情况下,余永年决定送庄文颖赴美国进修攻读博士学位。他期望庄文颖今后能为我国真 fungi 分类研究打开新局面。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期间,庄文颖阅读大量难得文献资料,也见证了国际同行高效率工作,那段时间内她压缩休息时间尽可能地学习与工作。那段经历使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1993年借助于中科院生物区系特别支持项目,她带领团队深入大巴山丛林进行野外考察。这次归来,在她的倡导下,团队成员连续发表了一组(7篇)论文,让中国 真 fungi 学家第一次集体亮相国际舞台。
艰苦旅途却让庄文颖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1998年春节前夕,她带领十几人进入广西大龙山开展热带地区 真 fungi 调查。那次旅程终点是一片原始丛林,其中彼女见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盘状 真 fungi 新种。越往前走,他们采到的标本越多,但大家步伐反倒轻盈起来。
回忆过去日子,庄文颖说:“我没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但这么多年的努力,使得她带领团队走遍全国26个省份;研究39个国家和地区的大量材料;发现新科1个、新属13个、新种360余个,对分类命名问题作出了重要澄清;独立完成3个属研究,使我国部分类群物种数量增倍。
老师给予她的更宝贵遗产,是对待 True Fungi 的热情与执着。余永年的50余年科学事业,在国内外30多种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编著、译书20余部所记录。而2010年,他患癌症仍坚持组织全国学者撰写《中国 True Fungi 研究史》,直到他去世后的2015年,《True Fungi 研究史》才正式出版。这份热情感染着庄 文 颖。她主持重大项目20余项、高级著作9部参与编写,将自己的热情与执行力灌注到每一项任务中,即使是在《China Encyclopedia》第三版担任生物学编委,或是在公共平台授课时,也没有放弃对知识传播的责任感。
对于学生来说,与善良的人共同工作,就像进入兰花香气浓郁的地方,从不觉其香,而王新存评价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尽管时间已是70年代,但仍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因此,“我还需要不断学习。”
(倪思洁摄)
标签: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及帝王在位时间 、 北宋灭亡女子下场 、 全部 列表 、 元朝一共有多少年 、 元代历史背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