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中记载了一段关于朱元璋与茹太素的有趣故事。1376年,茹太素向朱元璋提交了一个长达17000字的报告,但当时的朱元璋并没有耐心仔细阅读,而是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在王敏念到6300多字的时候,朱元璋感到非常无聊,便当即命令人将茹太素狠揍了一顿。
第二天,王敏被命令继续念报告,从第16500字开始到结尾。茹太素在这部分提出了五条工作建议,这些建议在当时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且得到了朱皇帝的采纳,其中四条建议都得到实施。事后,朱元璋苦笑着说:“做臣子不容易,做皇帝又容易吗?我需要的是接地气、解难题的意见,可明明500字就能说清楚,这老茹偏要整一大堆没用的,真耽误事。”
人们对此事件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朱元璋暴打茹太素表现出他的简单粗暴作风,但了解背景后,我们可以看到事情可能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正如历史学家所分析,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极其严峻,不仅内政问题重重,还有外患不断威胁。
战后的社会经济凋敝不堪,而且土地分配不均,加上农业基础设施缺失,使得饥民遍野人口数量下降。而各行各业都不兴旺活跃,使得社会无法正常运转,同时矛盾尖锐、官民冲突频发。此外,还有一股退居塞北残余敌军企图卷土重来,并且蒙古鞑靼、瓦剌等部日益强大,对边疆构成了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权威低落,大臣们贪图享受而无所作为,加之文牍主义导致政令难以推行。这一切都使得新生的明朝政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其基础薄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迅速崩溃。
为了应对这些困境,朱元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他借鉴汉初经验实行轻税薄赋,与民休息,并推动恢复和发展生产。他还创新惠农利民政策,以收集人心。在打击腐败方面,他的手段之残酷令人震惊,比历史上的任何一位皇帝都要卖力,因此明初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但至少比之前更为清朗,此举也加强了政权合法性的认可。
同时,朱元璋也努力改善官员作风和文风,他要求制定行政文书规范,让言者陈述得失,无需繁琐文字。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将重要指示简化至乡下老太婆能够理解记住的地步。这次对待茹太素的事情,也许从侧面反映了他对于如何提高效率、减少冗长文字的一种尝试。
标签: 为什么说东林党毁了明朝 、 明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 战神蚩尤 、 宋朝是多少年灭亡的 、 元朝真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