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首辅落幕得罪百官被贬仅一美人愿留身

杨廷和,明朝的杰出改革家,以文书之才著称,其子杨慎更是文学界的名人。杨廷和曾辅佐四位皇帝,即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并一度掌握朝政三十余日。在大礼仪事件中与世宗意见相左,他选择辞官回乡,终老庶人之身。然而,与他同时期的张居正也是明朝的一代伟大首辅,那么他们之间又有何异同?张居正生于1525年,是汉族安徽籍,但因祖籍在江陵而得名。他是一位卓越的改革家,在万历帝统治期间推动了历史上著名的万历新政。两人都显示出早年的才能,杨廷和12岁中秀才,16岁及第;张居正12岁中秀才,16岁也及第,而23岁时,他们各自考取进士。

张居正逐渐进入内阁,最终成为万历帝时代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在那段时间里,他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一条鞭法”简化税务制度,加强财政收入;在军事方面,他派遣将领守卫边疆平定叛乱;还实行官吏考核制度,使整个国家维持着秩序与稳定。此举使得他的地位远超杨廷和。

尽管两者都是杰出的首辅,但历史评价通常认为张居正在功绩上占据优势。他成功延缓了大明王朝灭亡,并开创了一个繁荣时期。而权力鼎盛时期,他们的地位对比不等量齐观。不过,从另一角度来看,虽然两个人都受到了官员敬重,但张居正却因为得罪百官而遭遇反弹。

与此同时,还有一位徐阶,这个嘉靖晚期到隆庆初年的首辅,与他们的地位可谓并肩作战。那谁的地位更高呢?徐阶本是上海人的后裔,因探花及第进入翰林院,但因误被指控涉嫌奸情而遭贬黜。之后,他谨慎行事,最终担任礼部尚书参与政治决策。当他揭露严嵩家族腐败行为后,被嘉靖帝信任。但即便如此,也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错误,更能适应皇上的意志以保持安全。

1652年,当徐阶获知皇上已经知道严嵩家族的问题并予以排斥后,便让御史邹应龙调查严嵩父子,然后命其退休,并将其子治罪。这标志着徐阶推翻了严嵩家族,从而成为了新的首辅。但随后的生活中,由于屡次劝阻穆宗荒唐行为无效,最终请求退休。最后,因为家庭成员过于放纵导致声誉受损。

当初见到徐阶时,杨廷和就赞扬他的成就,说他能够跻身科举考试之首。而且作为一名高智商的人物,对眼色敏感且擅长处理人际关系,这些都是他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但相较于其他两个人来说,无论是在面对困难还是取得成就方面,都显然要艰难许多。不过从总体来看,大多数历史评估对于他的品德给予高度评价,即便在那个百废待兴的晚明时代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