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服饰审美观念倾向于自然朴实与历史理性

在五代十国的历史篇章中,服饰文化展现了一种朴实与理性的审美风尚。这种风尚是对前一时期——大唐朝绚丽恢宏的审美趋势的一种转变。在自然之境下,这种简雅疏朗的服饰潮流逐渐形成并深入人心。

当国家富足安宁,统治者开明,百姓安居乐业时,人们的审美便更加开放、多样和多变。例如,在整个唐代社会中,就有着张扬和炫耀的倾向,其丝绸配色注重色彩之间强烈对比,以热烈奔放的情调来体现。而当一切社会动荡,统治者治国无方,朝廷腐朽没落时,比如晚唐至五代时期,当百姓人人自危时,他们的审美便不再是大气奔放,而是内敛保守。

《韩熙载夜宴图》这幅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五代十国时期人们的服装款式、面料质地以及流行风尚。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宴会主人韩熙载身穿白色长衫,一件黑色的交领长袍作为外衣,他头戴名为“韩君轻格”的高顶四方乌纱帽,与男宾们穿着基本相同于唐代官服式样的标准官服相比显得特别。

女子则以修长细巧为特点,上身为贴身窄袖短衫或直领短衫;下身穿宽松长裙,有几尺长拖在地上,并且胸前束有绣花抹胸。这一时期妇女仍然喜欢披带帔帛,只是在长度上有所增加,比如隋唐时代约为2米,而到了五代增加至三四米。女性襦裙腰线位置降低,使其显得更加俏丽修长。

南唐女裙也有其独特之处,如《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场景展示了当时女性服饰特点:她们发式具有从唐宋过渡期间的一些变化形式;她们裙束得比唐代低一些,而且裾较长,对比之下,可以看出这一变化对于后世影响巨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