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国学数典论坛上的藏品讲座

我,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一说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的代表人物。我的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他的遗愿是我完成《史记》这部纪传体通史。

从10岁开始,我就投身于古书的学习之中,深入研究历史和文化。我曾多次出使四川、云南等地,与汉武帝并肩作战,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父亲去世后,我接替他成为太史令,并在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同订定了“太初历”,随后开始撰写《史记》。

然而,在公元前99年的某个时候,因为我为李陵辩护而触怒了汉武帝,最终被判死刑。我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腐刑”的酷刑,但最终还是被赦免出狱。在监狱生活期间,我发愤著书,全力以赴地完成了《史记》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当时我55岁,终于在这个年龄结束了对这部巨著的修订工作。

我的成就是编纂了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共130篇,其中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及十表八书。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世界上非常重要的一部文献,被鲁迅誉为“实录、信史”、“无韵之离骚”。因此,我也被尊称为“文圣”、“文章西汉两司马”。

除了《史记》,我还涉足星象学,对天文星象有一定的造诣。我用自己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将星象学与历史问题结合起来,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一点超越了其他星象家和历史学家的水平。通过分析春秋时代日食三十六次及彗星三见等数据,以及点评点天子衰微、大臣兴起及社会动荡等现象,我总结出了关于大数变化规律,并将其应用于整个星辰系统中,为整个星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