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被岁月静悄悄吞噬的山村里,一个寒冷而又朦胧的除夕夜,我们几个北京知青留在了这个偏远的地方。我们的年轻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但我们也知道,只有留下来的人才能感受到这里独有的春节氛围。
记得那年的冬天异常寒冷,我们居住的小屋漏风,室内温度时常徘徊在零下五、六度。水缸结冰,脸盆里的水也成了冰块,就连墨水瓶里的墨水都凝固成了一小撮冰。那个晚上,我们三人围着微弱的煤油灯,手脚不停地搓动,一边是对家的思念,一边是眼泪几乎要流出来。
就在这时候,一群孩子跑来,说他们家大人邀请我们去做客。我和另外两个男生知道,这对于老乡们来说是一次很大的开销,所以我们决定多转几家,每个地方待一会儿,不让他们白费心机。但孩子们坚持坐下,不肯走,他们说:“你们别走,我们就坐在这里。”
于是,我和另两位知青开始了漫长而又温馨的拜访之旅。在那些窑洞里,每一户家庭都准备好了饺子和炸糕,他们热情地让座,让暖,还拿出最好的东西给我们吃。那时候,我忘掉了前面的寒冷,只剩下一种深深的感动。
尤其是在聋老汉家,那位哑巴媳妇被我所认识的一位同伴用针灸治疗,她虽然没有说话,但她的感激之情却如同言语一般明显。我还记得,当我们串到最后一户时,那些未曾拜访过的人家的好意与款待,如同一道道温暖的手臂紧紧拥抱着我。
第二天清晨,又有一批好吃的点心送到我们的门口。这一切,让我的第一个春节变成了难忘的一段经历,也是我从封闭山村走向社会的一个起点。那种淳朴、简单但充满爱的心灵,是我后来的生活中永远无法替代的情感纽带。
标签: 朱允炆和妙云结局 、 中国历史古代朝代顺序表 、 为什么明史是禁史 、 明朝的十六位帝王都有什么特点 、 常遇春为什么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