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简介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初名李旭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中宗同母弟。初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他一生两度登基二让天下,在位时间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690年)和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12年),共在位8岁。公元690年的他被母亲武则天废为皇嗣,被赐姓武、徙居东宫;公元710年的他再次即位,但仅在位一年便禅位于太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
早年的经历与家族关系
龙朔二年的春季,一代帝王出生于蓬莱宫含凉殿,是高宗的长子之一,也是武则天的幼子,与中宗同母兄弟相连。当时十一月十八日,他便被封为殷王,并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谦恭孝友,有学问且擅长草隶书法,更爱好文字训诂之学。
乾封元年的夏季,他被徙封豫王,而总章二年的秋季又改为冀王。在上元二年的冬季,他成为相王并拜右卫大将军。而仪凤三年的一场转变,让他迁往洛阳牧守;永隆二年的春末夏初,又更名为旦,并回到豫王的地位。
他的第一次登基是在684年的春分之后,不久前刚刚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兄长显帝。但就在当时的第二个月七日,他以豫王身份取代了兄长显帝,这段时间里他正值二十有余岁,与高宗当时即位之时相同。不过,这次登基距之前已过了27个春秋,在这段时间里中央政局波动频繁,使得后人难以捉摸。
第二次登基是在710年の六月二十四日,当中宗去世后的当年度,以相王身份取代了少帝温公主丈夫——温国公李重茂。这一次比之前多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情节,因为在这期间朝廷内外斗争激烈,对新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事迹来看,无论是对母亲还是对兄长的让步,都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人伦情感。在整个历史过程中,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着平静与智慧,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与灾难,为自己赢得了一片赞誉声也留给后人无数思考空间。
标签: 孙若微到底爱不爱朱瞻基 、 中国10个最残暴 、 历史上的孙皇后 、 朱允炆下落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