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李忱乃称之为小太宗的晚唐英杰

唐朝皇帝李忱,史称“小太宗”,其在位期间展现出明智的治国才能与宽厚的仁政。810年出生于长安城大明宫,为唐宪宗第十三子,穆宗异母弟。在长庆元年(821年)被封为光王。846年继位成为唐宣宗,其统治时期被誉为“大中之治”。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他喜欢读《贞观政要》,致力于整顿吏治和限制皇亲、宦官的权力。他昭雪了甘露之变中除郑注、李训外的百官,并且推行科举制度,以选拔人才。

在外交上,李忱击败吐蕃、收复河湟,对内减税惠民,使得国家政治稳定繁荣。他重视人才选拔,不以私情干预任命,也不因亲近而授予官职。对待忠诚可靠的人士,他尤其倾心,但对于不称职或腐败行为者,则毫不留情。

他的法度严明,对身边人干预朝政坚决制止。他尊重谏言,有着较高的纳谏程度,只次于唐太宗。在他看来,圣君应该接受各种意见,以便更好地决策。此外,他也非常重视地方最高长官刺史的人选,并会面试他们以确定是否能担此重任。

尽管如此,在处理一些具体事件时,李忱也显示出了他的严厉一面,如对祝汉贞和罗程等人的处置,这些都体现了他执法无私、公正如山的一面。不过,由于病痛缠绵,最终在859年的八月驾崩,当时距他登基仅有13年,其遗产依然深受百姓爱戴,被后世赞誉为“小太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