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远黄梅戏音乐工作者

,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他的身上融合了黄梅戏的传统与现代音乐元素。早年生活在山区,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但他通过自己学习乐器,如二胡、口琴、笛子等,逐渐掌握了一些音乐技巧。在剧团时,他开始尝试作曲,并迅速成为了演员们欢迎的新鲜力量。

21岁时,他已经能够独立完成作曲、配器和指挥工作。随后,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戏曲作曲进修班,这是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师从何占豪、刘如曾教授,并最终回到岳西,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专业的黄梅戏创作中。

1991年,他参与创作的《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时代感并且充满创新性的作品。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较高评价,而且还为徐志远赢得了“文化部第二届文华音乐创作奖”。之后,又推出了引起轰动效应的《秋千架》,这部作品将黄梅戏与西洋歌剧和百老汇音乐剧元素进行融合,为当代戏曲注入了娱乐和喜剧性。

除了作为一名成功的艺术家外,徐志远也是一位学者。他发表过多篇论文和论著,如《黄梅戏通论》、《试论程长庚对京剧音乐的贡献》、《黄梅戲角色的音色造型》等。此外,他还担任过《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的责任编辑和岳西高腔分支主编。

徐志远对于如何让 黄梅文化保持活力有着自己的见解:“现在我们的民族艺术遇到了空前的压力,我真切地感觉到年轻人对戲曲藝術的輕視和遠離。我们如何與年輕人對話?不能光滿足於戲曲藝術的老腔老調,而是要創新。”他的这些观点反映出他对于传统艺术创新与发展的一种深刻理解。

总结来说,徐志远以其卓越的人才和勤奋工作,不断推动着黄梅戏走向新的高度。他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歌词作者,更是一个致力于将各种美好事物融入到黄梅戏中的先锋人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