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创造太极拳,其深远目的有三:一是健身之士;二是防身术者;三是修身道人。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其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层次,无论是哪一派太极拳,都蕴含着独特的养生功效。武式太极拳中的健身艺术,源自其立体结构和内在逻辑,这种逻辑被精炼成两句经典歌诀:“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太极拳虽以技击著称,但其终端目标非技击,而是在通过练习强化身体,达到精神上的净化与提升,最终实现生理上的长寿与健康。
为什么能够通过修养而促进寿命延年呢?这便体现了“无欲则刚”的哲学。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心胸开阔,就能达致生理上的平衡与健康。而这种状态,便可使得生命力得以延续。武式太極拳,从立体构架到理论指导,其根本目标皆指向“益寿延年不老春”,它比其他运动更注重于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与修行。
武式太極拳,不仅锻炼肌肉力量,更重要的是培育元气,以此达到自我完善,使之既在物理上又心理上都达到和谐。这一点,与传统的跑步或打球等运动方式不同,它们虽然也能锻炼身体,但并不涉及意志力的培养。因此,在这一点上,太極拳显得尤为特别,因为它既是一种肢体运动,也是一种意志训练。在《五字诀》中第一条提倡“心静”,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应对各种挑战且保持清醒头脑。而这种内心平和,对于维护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此外,在动作练习中,武式太極拳亦有独到的风格,它并非依靠动作来引导呼吸,而是让呼吸自然流畅,从而调动内气运行至一定程度,便能达到一种境界,即腹部松弛、气息自由流畅。
总结来说,武式太極拳既以内引外,又从外入内,将呼吸深长作为锻炼器官的一部分,同时通过定型严谨、虚实分明、柔韧性强的姿势来锻炼骨骼肌肉。久而久之,这样的双重锻炼将使人获得充沛正气,使身体各器官协调运转,加速新陈代谢,让全身都感到舒适安宁。这不仅提升了人的精神状态,还增强了免疫力,使人更加活力四射,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益寿延年。这是一种高超级高层次的人生修养,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现代社会广泛推崇全民健身时,有着不可估量价值。
标签: 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时期 、 明朝的全部 、 南宋到北宋的演变 、 五代十国 名单 、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知识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