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创造太极拳,其深远目的有三:一是健身;二是防身;三是修身。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其初级层次,也是最基础的功效,无论哪种太极拳家,都蕴含了较好的健身祛病能力。武式太极拳之健身功效,源自其根本——两句歌诀:“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此拳旨在通过练习,强化体魄,达到精神修养、完善自我,最终实现长寿延年的理想。
为何修养心性能促进长寿延年?这便体现了“无欲则刚”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胸怀宽广,便能达到生理上的健康。身体和心灵健康,便可实现长寿延年。武式太极拳,从立定脚跟至理论指导,其最高目标都是“益寿延年不老春”,它在深度内涵上超越其他运动方式,更重视于培养心性。
武式太极拳特点首先表现在“意气君来骨肉臣”——我们练习时,最终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意气如君,骨肉如臣。因此,这不仅仅是一种肢体运动,更是一种意志运动,而意志运动才是最重要的。在这一点上,太極劍區别於其他運動方式,如跑步或打球,它們雖然也能鍛煉體魄,但並非“意氣為君,骨肉為臣”。這種以「心静」為基礎的內容,在《五字诀》中第一點就已明示出來,只有平静的心境才能应对各种挑战;只有保持平和安定的心理状态才能维护身体健康;只有在平静的心态下才能洞察事物本质,不被繁杂的事务消耗精力和体力。这便展示了「心静」、「意专」的独特作用,对于修炼内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再者,在动作锻炼上,武式太極劍也有独到之处,它不是以动作引导呼吸,而是在呼吸自然流畅后,再引导内气运行,使练习者逐渐达到「腹内松静气腾然」的境界。在实践中,每一步每一个动作都需虚实分清,不断调节重量平衡,以活泼桩功锻炼肌肉骨骼,有利于提高整体素质。
总结而言,武式太極劍既以内部为起点引领外部,以呼吸深长作为锻炼内脏器官的手段,又通过开合协调、虚实分明、刚柔并济的动作要求—立定脚跟竖起脊柱拓展眼界放宽胸怀—反复锤炼,以培养坚韧豪迈的精神品质,并锻炼肌肉与骨骼。而久而久之,使得整个人从精神到物理层面都达到高峰状态,即使到了晚年仍旧能够保持良好状态,这是一种非常高尚的人生追求,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贵遗产,在当今全民健身活动中扮演着积极作用。
标签: 元朝的历史文化 、 明朝那些事儿明朝第一人 、 最有骨气的朝代 、 中国历代 列表及简介 、 土木堡之战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