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余叔岩切磋技艺,并从钱宝森、王福山习武工。张伯驹结识余叔岩是袁世凯子袁寒云的引荐。原来张家与袁家籍贯皆河南项城,系表亲关系。张之父张振芳乃袁寒云之五舅,张称袁为表兄。张振芳是前清进士出身,光绪年间曾作长芦盐运史,卸任后创办盐业银行。时张伯驹任盐业银行董事兼总稽核,平素雅好余戏入迷,结识余后,经常请余到自己的“丛碧山房”做客,余因在盐业银行存款,也经常请张到“范秀轩”说戏,二人频繁往还。
每日晚饭后去其家学习京剧技艺。当时已三十一岁,每晚深夜三时归家,如是者十年光景。在这十年的时间里,他们不仅探讨了京剧的艺术,更分享了文物、书画和金石等领域的收藏爱好。
有诗记此:“归来已是晓钟鼓,
似负香衾事早朝。
文武昆乱皆不挡,
未传犹有太平桥。”据《氍毹纪梦诗》记述,由于他们共同研究了多部戏曲,其中包括《奇冤报》、《战樊城》、《长亭》、《定军山》等,以至于最后剩下的是《太平桥》的段落,这正如诗中所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他不仅学会了许多精彩绝伦的段落,还学到了很多关于如何演唱这些段落的心得体会。此外,他还参与了一些重要活动,比如组织“国剧学会”,并且在1942年重阳节后,因为战争爆发,他不得不将自己珍贵的地图带走逃离北京,但他知道这可能意味着永远不能再见到他的老师和朋友——余叔岩。
然而,在西安的一次偶然机会中,他遇到了上海《戏剧月刊》的编辑,并托他给陈鹤孙写信,让他在情况发生变化之前把一副挽联送给已经病重的师傅。一旦师傅去世,这副挽联将作为对他的致敬。这两副联语分别为:
谱羽衣霓裳,
昔日悲欢传李峤;
怀高山流水,
只今顾曲剩周郎。
两个月后,当他接到回信知道师傅已经去世时,他感到无比欣慰。他明白,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生活中,与师傅共度过的人生瞬间都是难以忘怀的。而当李克非先生撰写了一首赞扬性的挽联时,“千古绝唱”的评价也成为了对他们情谊最好的诠释之一:
忆当年福全楼馆,
粉墨登场演卧龙,
步叔岩余韵,
堪称千古绝唱;
看近岁丛碧山房,
群贤同观平复贴,
附士衡骥尾,无愧万世留香。
标签: 明朝疆域范围 、 明朝最厉害的 排名 、 魏忠贤不死大明真的不灭亡吗 、 明朝那些事属于文学吗 、 明朝那些事儿王更新 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