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有几位知青忆插队山村过年时老乡包饺子炸油糕招待的温馨岁月

在那片被岁月静悄悄吞噬的山村里,一个寒冷的冬夜,我们几个知青留在了插队的地方,等待着春节的到来。那个年头,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要讲述,而我,我则拥有一个特殊的过年经历,那是1969年的那个春节,它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

那一年,我和另外两个男生一起离开了繁华的大都市北京,一起前往山西省的一个偏远小山村插队。那时我们还只是十几岁的小伙子,对于生活充满好奇,对于世界又充满探索。我记得,当时大多数知青都回到了家乡过年,只有我们三人选择留下,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迎接新的一年。

当时的生活条件与我们的城市生活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屋子漏风,没有暖炕只能靠煤油灯微弱的光芒来照亮房间。而且水缸结冰,脸盆里的水也成了冰块,我们甚至连写字用的墨水都不敢轻易使用,因为它会冻成坚硬的小冰块。在这样严寒的情况下,我们三个小伙子坐在冰冷的屋子里,用手电筒点亮微弱光线,不禁陷入深深思念远方亲人的境地。

就在这时候,有几个老乡孩子来到了我们的窑洞,他们邀请我们去他们家过年。我们知道,这对他们来说是一次极大的开支,但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只为能让那些孤独的人得到一点温暖。这份慷慨,让我感动得几乎要流泪。

于是,我们开始了一场串门拜访。在那个宁静而黑暗的小山村里,每个窑洞都是一个小世界,每个家庭都在用尽全力准备新年的佳肴。饺子的香气、炸糕油糕甜蜜诱人,这些简单却美味无比的事物,是这些普通老百姓用心制作出来给予我们的礼物。在每个窑洞,都有人热情款待,将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分给我们吃,这种豪迈与真诚,使我忘掉了前一刻的寒冷和疲惫。

特别是在聋老汉家的那种欢乐,那位哑巴媳妇虽然无法说话,却因为针灸而感到很高兴,她对知青们表示感激之情。她们对待我们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无条件地给予关爱和支持。当晚上回到我的窑洞,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幸福,也许这是我人生中走向社会度过第一个春节,也是我第一次体验到真正意义上的团圆之美。

从此以后,无论何处漂泊,我都会怀念那片遥远的小山村,以及那些善良如父母般照顾我的老乡们。那是一个艰苦但又温馨的春节,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家”,以及人类之间最深切的情感联系。我相信,就算是跨越五十多年的时间,只要提起1969年的那个除夕,我依然能够触摸到那种纯真的温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