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章:血战藤县的抗日名将
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王铭章,历史上评为血战藤县的抗日名将。王铭章,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王铭章,别名:王之钟,国籍:汉族。
出生地四川新都出生日期1893年7月4日逝世日期1938年3月17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信仰三义主要成就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徐州会战。
在一次革命中,王铭章激于义愤参加了保路同志军的反清作战。一九一二年,他与同学百余人反对四川政府改组陆军小学堂,愤然离故赴南京。他后来入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并在1914年毕业分发川军第二师刘存厚部任排长。
随后他历经多次升迁,在1925年4月代理第13师师长,在1926年的春天,他任第四师师长。在1931年的9月,他被授予中将职务并任第29軍第4師(辖三旅)師長。在1935年的10月,他所部改编为四十一軍,並担任该軍的一二二師(辖三、336两个旅共四个团)師長。
在七七事变之后,当时全国掀起抗日浪潮时,许多爱国将领纷纷请缨抗战。作为一二二师师长的王铭章也请求率部开赴前线作战。当时,他所在之第四十一軍與45、47兩個軍編為第一縱隊(後稱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為邓锡侯。經過寶雞開赴抗日前線後,因晋北忻口與晋东娘子关受日軍猛攻戰況緊急西安行營奉轉蒋介石命令,要二十二集團軍立即由寶雞乘火車直開潼關渡河歸第二戰區战斗序列驰援晋东。
當時 王銘樟帶領122師為前衛部隊十月十四 日到風陵渡渡過黃河進入山西十五 日於趙村車站號召全體官兵要「受命不辜,不臨危不苟,被傷不退,被俘不屈。」十九 日到達太原後接到負責指揮正太線作戰的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鯉 的命令東行至岩全鎮二十五 日拂曦與敵遇但因部署未完即遭敵炮火襲擊各部傷亡很大但該旅官兵士氣高昂以簡陋裝備與裝備精良的敵展開殊死搏鬥激戰一夜傷亡近2000人當夜撤退由於黃紹鯉直接指揮師旅團以至被敵各個擊破當 王銘樟 到達前線時 一二二 師已處於混亂狀態經過兩週作戰 四十一 軍傷亡近半 為利於今後作戰 军長孫震整編部隊每旅兩團並為一個團 一二二 師兩個旅四個團縮編為兩個團(旅號繼續保留)整編後即開平遙張蘭一帶繼續與敵對峙
最後他因誓死保衛滕縣而牺牲殉國,为台儿庄大捷奠定了基础,其遗迹至今仍让人们怀念他的英勇事迹。在2014年的9月, 王銘樟 将军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以来最早获得此荣誉的人物之一。
标签: 明英宗这么昏庸为何还叫英宗 、 宋朝历史总结 、 元朝的历史文化 、 所有朝代的先后顺序是什么 、 宋朝历史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