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陵的守护者——权臣多尔衮在各位皇帝眼中的形象与评价
乾隆帝被公认为对多尔衰的评价最为公正。在他之后,嘉庆帝并未采取任何行动。道光皇帝在即位初期曾于出关拜祭祖陵时,回忆起了多尔衮的功绩,并赏给他的后人睿亲王禧恩三眼花翎,这是一份极高荣誉。不过,表面上禧恩是因为祖宗有功而获得恩泽,而实际上,是由于嘉庆帝突然暴卒于避暑山庄,没有找到带有传位密旨的金盒子,因此禧恩当时迅速拥立道光。后来,他推荐的秀女全嫔(咸丰后的生母)深得道光宠爱,因这两大功绩才获得酬庸。尽管如此,道光不得不表示这是老祖宗赏赐,以此显得恰当。
到了宣统登基时期,由于慈禧再无选择,只能让小皇帝生父担任摄政王,但明令他必须遵循隆裕皇太后的懿旨,这似乎回到了顺治初年的格局。而这个摄政王既缺乏志气又能力不足,而这个皇太后则不断模仿姑姑,却表现出了平庸无知,最终在三年内清帝国便沦落了。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和之后,无数人开始思考关于清朝以摄政始,以摄政终是否天意,以及如何将历史中的风云变幻与今昔对照。这也提醒我们回想起那段开国定基之日,当多尔衮率领八旗子弟横扫中原的情景,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虽然多尔衮最终被平反,但后来的清世主们毕竟不是他的直系子孙,他们看待他的态度更多地像是臣子的身份,而非同辈相视。大肆褒扬自然就没有必要。而多尔衮作为开国之君,其定基之功当然归属于顺治头上的成就,他安息于孝陵里的神圣功业,每一项都详尽记录着他如何奠定一国基础。而他的家族累积谥号至二十二字之高。
标签: 明朝杰出人物及著作 、 明朝 朱祁镇 、 魏晋南北朝的朝代顺序 、 朱祁镇死后谁继承皇位 、 中国航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