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朱标对朱元璋的杀戮行为多次提出质疑,朱元璋却以一根刺满尖刺的棒棒来回答他。这个场景中,朱标被迫考虑到如果把这些刺像剃胡子一样清理干净,他或许能拿起这根棍子。这不仅是为了让朱标明白自己的错误,更是在暗示他的未来地位。古话说:“公卿自有公卿禄,儿孙自有儿孙福。”然而,朱元璋过于担忧后代,最终未能预见到另一种可能——太子之死和年幼继承人的局面。
02 当北伐大军在真定遭遇失败时,没有一个适合的人选来领导这支军队。尽管耿炳文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但他擅长防守而非进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被任命为北伐主帅,并带领13万人(据称30万)北上讨伐反叛者。但很快,他就受到反叛者的攻击,被迫撤退并失去了鄚州。此后,一系列战役中耿炳文再次上当受骗,其部队在渡河时遭到了奇袭,大败而归。
03 虽然此战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耿炳文仍旧拥有10万精兵,这是一支强大的力量。如果能够与其防守能力“结盟”,固守某个位置几乎没有问题。不过,在南京看来,这一次失利成为了耿炳文无力指挥军队的象征,因此必须立即更换指挥官。最终,他们选择了李景隆取代耿炳文,而不是齐泰推荐的人选。此举引发了一些争议,因为李景隆既不能写书也不能用剑,因此无法成为一个有效率的将领。不过,即便如此,黄子澄和建文帝还是决定支持他的提名。
标签: 怎样评价朱元璋和朱棣 、 明朝最有血性的 、 宋朝历史小故事简短 、 中国历代疆域变化视频 、 朝代歌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