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春(1586?-1637),明代文学家,字友夏,湖广竟陵人。天启七年乡试第一名,其与同里钟惺并创《诗归》,文风一时传颂,被后世称为“钟谭”,共同倡导的文学流派成为“竟陵派”。
谭元春在文学创作上深受钟惺影响,他们的主张相似,都强调诗文要抒写性灵,不宜模仿古人的拟古风格。他提出了“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的理念,这种态度使得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对古人的作品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认为应该学习的是那些具有精神的作品,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然而,尽管如此,他的创作范围较窄,他偏好描绘山水、幽情孤意等主题,使得他的作品往往显得艰涩且难以理解。例如,他的一些句子如“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吹”(《太和庵前坐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隽永,但实际上并不容易理解。此外,有些文章,如《夏夜》中的某些部分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另一方面,谭元春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如《游九峰山》、《夜次阳逻同夏平寻山》等,这些都是五言绝句,它们清新脱俗,与其他一些更加奇特而费解的句子形成鲜明对比。在散文方面,他也有杰出的成就,比如在《游南岳记》中详细描述了登祝融峰顶看到的一幕云海景象:“晴漾其里,一色幻冥,上下无界。”这段描写充满了气势磅礴之感,并且语言表现力极强。
著作集多卷,其中包括诗歌、散文以及评点他人之作。他的主要集作为是《岳归堂新诗》、《鹄湾文草》、《诸稿自序》(附诸名家序)。此外,还与钟惺合作编纂了一些重要文献,如《诗归》,并参与评点其他作者之作。
标签: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男皇后 、 明朝哪个帝王功绩最好 、 元朝历史为什么这么短 、 中国朝代顺序和帝王名字 、 元朝历史重大事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