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华探究元朝失败的原因

赵文华(?—1557),字元质,号梅林,是慈溪县城骢马桥南(今江北区慈城镇)的人。明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被授刑部主事。在国学时期,他认严嵩为义父,并被委派为通政使,负责处理奏疏。这期间,他经常先将奏疏送给严嵩,然后再呈交世宗。赵文华本人十分狡诡,在一次宴会上向世宗献上了“百花仙酒”,谎称这款酒能长寿。世宗对此表示好奇,问及其来源,但当时的赵文华却面无表情,这让严嵩感到惊讶并直接指责他。

为了挽回形象,赵文华跪求原谅,并厚待了严嵩的妻子,从而重新获得了世宗的信任。此后,他提出七项建议来抵御倭寇,其中一条建议得到了严嵩的推荐,最终在三十四岁那年担任工部侍郎时巡视东南防备倭寇。他还参与了王江泾大捷,但私下里却以个人功劳自居,并与胡宗宪共同诬陷张经,使得张经遭受冤死同样地,他们又一起诬告浙江巡抚李天宠,最终导致李天宠也遭到冤杀。

之后,赵文华继续攻击其他官员,如周珫和杨宣等人,将他们推翻或罢黜,以至于兵力受到削弱,而倭寇反而变得更加强大,最终以失败收场。随后他升职成为工部尚书,加封太子太保,又被命为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东军事。但由于在筑建正阳门楼上的不力,以及骄横失礼,最终失去了皇帝的欢心,被革职。在追赃过程中,被发现贪污军饷达十万四千多金两,一生颇有才情,但最终因罪名累累病逝。

除了其纂修《嘉兴府图记》一书,该书入选《四库全书》,还著有《文华全集》等作品。但他的政治生涯却因为种种争斗和欺诈行为,让人难忘的是他对朝廷所带来的损害和负面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