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元春(1586?-1637),明代文学家,字友夏,湖广竟陵人。天启七年乡试第一名,其与同里钟惺合编《诗归》,文风一时传颂,被后世称为“钟谭”,共同创立了竟陵派文学流派。
谭元春在文学创作上受到了钟惺的深远影响,他们在艺术追求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他倡导诗文以抒发个人的真实情感为主,不依附于古代典籍的模仿,而是提倡“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他强烈批判那些无谓地模拟古人词句的做法,将其比喻为“得其滞者、熟者、木者、陋者”。
然而,尽管如此,他对于古人的精神有一种独特的理解和尊重,即学习并达成古人的精神境界,但这种精神仅限于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非常狭窄。他的作品往往过分追求奇特和艰涩,使得读起来并不容易理解,如:“鱼出声中立,花开影外吹”,这样的表述虽然富有隽言,却也让人感到困惑。
不过,在一些山水五言诗如《夜次阳逍》、《游九峰山》等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谭元春独有的清新之美。而他的六言绝句《得蜀中故人书》则显得格外朗快生动,有着浓郁的情趣。他的散文亦有佳作,如《游南岳记》,其中对云海奇观的描述令人叹为观止。
总体而言,谭元春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不可忽视。他著作较多,包括《岳归堂新诗》、《鹄湾文草》等,并与钟惷共编了大量文献作品,如《诗归》、《明诗归》等。此外,他还评点过多部重要文献,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
标签: 大明王朝历代帝王表一张图 、 末代 溥仪照片 、 中国历史494位 名单 、 元朝时期 穿什么衣服 、 最早朝代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