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发探索自然中的王羲之艺术与传说

体味笔墨里的“天地人和” ——专访书法家王根发

在河南禹州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王根发诞生于1962年的春日里。别署崇善轩,他是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硕士,曾在北师大启功书院深造,其学问渊博、艺术成就显著。他不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还担任中国建设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水泥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事长,以及中国诗歌学会和陈氏太极拳协会的成员。在他的世界里,无处不充满了对自然万物之美的尊崇与追求。

王根发对钧瓷有着深刻的情感,他将钧瓷比喻为“天然矿物釉料,在灵秀的窑炉内经受高温淬炼”,这样的理解让他对于“顺其自然”这一理念有了更深一层次的认识。生活在钧瓷之乡,他从中汲取灵感,将这种态度融入到自己的草书创作中。

草書,是他心向魏晋,以二王(指东晋时期的大書家颜真卿和柳公权)为鉴。唐代初唐时期的大師《書譜》中的描述,如“悬针、垂露”, “奔雷、坠石”,这些比喻与源自大自然的钧瓷如出一辙,这些都被他运用到了他的草書作品中,使得每一笔每一个字都流露出一种自由自在地变化的心境。

除了钧瓷,禹州还有行书鼻祖刘德升留下了宝贵遗产。在后来的世代,包括钟繇、胡昭、大周文帝及其子杨坚等人,都曾学习过刘德升的手迹。而当王羲之以《兰亭集序》汇聚成了别具一格的“草稿美学”时,便更加突显了行写字风格独特性,即使是在主流体制外也能保持独立精神。

作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的嫡孙继承者之一,王根发对于太极拳中的虚实相生、外柔内刚也有着深刻理解,因此在他的行云流水般草書作品中,也能够感受到一种贯通于线条或饱满热情或柔和绵长的心气。

总结来说,尊崇自然万物之美恪守仁善淡雅之魂,“天地人和”便是他用笔运墨思想根基所在。这位身居地球另一端,但心向远方的人,用他的文字去表达对生命本质的一种敬畏与追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