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足迹在自然中轻盈一跃中国武术传播之谜与跆拳道相较似曾如烟

我对着同事的孩子,问他为什么要学跆拳道,而不是传统的武术。孩子回答说,现在只有跆拳道的培训班,武术班几乎找不到,而且夏天也就两个月时间,要是学武术,孩子们刚学完基本功,就只能做些简单的动作,而跆拳道可以踢木板。

我想起了从体校毕业后的一位同学,他曾经给孩子们教武术。当时租不起场馆,就在广场上练习。一个夏天结束时,孩子们还没能掌握好腰腿的力量,只会打一套初级长拳,没有对练,更别提对抗了。

我们当年则是整整一年才学会一些基本功,每天都在练习正踢、侧踢、里摆、外摆、二起脚和旋风脚。我总是琢磨这些动作在技击中的作用,但始终没有弄清楚。而甲组长拳里的侧空翻,我也不明白这个动作有什么用处,是不是孙悟空打架的时候也会翻跟头?

现在看来,我们那时候如果拜了一位民间师父,或许能学到一些实用的技法。但科班出身的人,只会套路和对练,如果自己不下功夫,也只是把身体锻炼好了。

现代武术教育更多地强调套路演练,却远离了对抗性和技击性,因此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武术。它被人视为花架子,不中用,被轻视,这样的结果让人汗颜。

相比之下,跆拳道作为外国运动,在中国立足得很好,它在教法和练法上独具特色,在宣传包装上也有自己的魅力。它吸引了很多活泼好动的小孩,让他们能够学习礼仪、口令、基础技法和动作,然后进行对抗训练。在结业表演时,他们可以展示速度和力量,这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有吸引力。

回顾历史,上世纪三十年代国民政府推广国术,每个大学都开设国术班,但学生因为枯燥单调而流失。这让我思考,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是否也一样?尚先生虽然名望大,但是他的教学方法太保守,对于普及推广有所妨碍。而柔道和跆拳道进入奥运会,而我们的国家队却连个影子都没有,这让人怀疑相关部门是否真的关心这项运动?

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如何继承发展武术,让假期的孩子再次回到 武术班中去。这需要相关部门深思熟虑,不仅要解决现行问题,还要确保未来能够吸引新一代加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