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精华版行将就木的典故你真的会背得下来吗

行将就木:一段被遗忘的历史故事

在遥远的春秋时期,有一个关于重耳公子的故事,讲述了他逃离家国、经历磨难,最终成为晋文公的传奇。这个故事中有一个著名的成语——“行将就木”,它意味着人生快要结束,寿命即将耗尽。

重耳公子是晋献公的大儿子,但由于他的父亲宠爱妃子骊姬,使得他和其他兄弟相继受到陷害。在一次逃亡中,他带着忠心耿耿的臣子来到狄国,在那里度过了十二年。这期间,他结婚生子,并与妻子季隗约定,如果二十五年后他还没有回来,她可以改嫁。但当重耳再次踏上归途时,妻子的回答让人感动:“我今年二十五岁,再过二十五年就是五十岁,我已经行将就木,还嫁什么人,请容许我始终等您吧。”

最终,重耳成功回到了晋国,并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君主——晋文公。这个成语“行将就木”不仅形容人的生命垂危,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毁灭或者结束。

【相关知识】:

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行将”指即将发生的事情,“就木”则比喻死亡或衰败。

行将就木还有其他含义,如用于形容事情接近完结或失败。

在文学作品中,如清代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也有类似的表达:“老夫行将就木,只求晚年残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