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工作总结冷门方向研究者誓言25年后重塑传统认知的长河之旅

在骨关节炎的领域,一个“常识”曾被奉为经典:“膝盖疼,补钙或吃止痛药就行。”然而,这一观点忽视了疾病的复杂性和多因素。雷光华教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取得博士学位时,就敏锐地意识到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包括骨关节炎在内的退行性疾病将变得越来越普遍。他选择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方向——探寻骨关节炎发病机理与防治策略。

这是一场持续十几年的“医学缉凶”。最终,雷光华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岑合作,发现骨关节炎不仅是局部问题,还涉及肠道菌群失调引发的一个系统事件——肠道菌群失调打响了“第一枪”,引发胆汁酸代谢紊乱,最终导致骨关节炎。这项成果颠覆了传统认知,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即“肠-关节轴”发病机制。

25年前的选择显得尤为关键,他感叹:“押对了题。”当时国内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对骨关節炎认识深度不足。雷光华团队采用全新研究范式,将临床、基础和转化研究结合,以大样本自然人群队列作为核心,从而揭示出了更多关于该疾病的真相。

通过大量随访检查,他们成功构建了大样本多组学数据库。这是破解这一疑难杂症最关键密钥。在海量的人群数据支持下,他们发现血液甘氨熊去氧胆酸(GUDCA)水平与骨關節炎及其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这一发现验证显示GUDCA对治療此类疾病有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