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教科研网: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带领的团队,是不是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他们在北京东城一家网红咖啡馆里,围着笔记本电脑讨论快速射电暴的高时间分辨率探测。那么,这群时常到咖啡馆进行“头脑风暴”的人,他们到底是何许人也?
这群人曾经提出并命名了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但多个国际同行团队尝试探测其塞曼效应都未成功。正式运行3年以来,FAST展现出无与伦比的灵敏度,在2021年首次测到高置信度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塞曼效应,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观测证据。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的FAST相较于排名世界第二的望远镜,灵敏度是其2.5倍以上,巡天速度是其10倍以上。FAST让中国在无线电波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设备,使我们能非常好地捕获宇宙中的微弱回响。在很多领域,FAST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性的科研潜力。
作为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李菂团队注定要在科学“无人区”中跋涉。他们所做的事,不光是领先世界,而且要领先历史。在天文这种‘远离现实’基础研究领域,只有人类迄今为止没有做过的事情才是值得做的事情。
好奇心驱动科研人员不断打破过往认知局限。而从单纯感到好奇到实现科研突破之间,将有一段漫长路要走。专注和勤奋更关键,每天从睁眼就开始思考科学问题,他们模糊生活与工作边界。这不仅让工作变得忙碌,也让生活充满趣味。
为了调动大家好奇心,他们常常约请团队成员一起到不同的网红咖啡馆开展“头脑风暴”。这个过程,与独立思考不能互相替代。“会提出各种想法,我们很多时候会跟不上节奏,这也就促使大家回去后赶紧去查资料、读文章。”牛晨辉说,“等自己豁然开朗后,往往会收获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点燃更多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心,让传播科学精神成为他们快乐之处。在人类知识边界拓展前行,他们处理 FAST 观测到的数据,一年大概有上千个小时。这枯燥又需要专业化选择,对这些信号进行细致梳理。“骑自行车在北京城内转”,放松头脑,同时提高审美水平,也激发新想法。
通过音乐将快速射电暴机制转化成音乐,又以《千里江山图》的风格绘制成图,其中山脉河流形态来自 FAST 传回真实数据。这生动有趣又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极为专业晦涩科研更易理解。此外,由此催生1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涉及活跃前沿领域如快速射电暴。
总之,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那些拗口名词因为 FAST 成果连续发布日益走入大众视野。一见面 李菂 就笑着坦承,“其实我们的研究目前‘毫无实际用处’,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任何直接影响。”然而,他认为:“我们主要目的,就是拓展人类知识边界。”
标签: 中国历史上朝代最长的是哪个朝 、 土木堡之战宫女 、 中国最强的10大 、 历史朝代坐标图 、 宋朝历史地图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