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昕赤子之心的无用之学探险

在数学界,贝赫和斯维纳通——戴尔猜想(简称BSD猜想)被誉为世界七大难题之一,与黎曼假设、庞加莱猜想、霍奇猜想等并列。2017年,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万昕与合作者利用岩泽理论证明了任意情形(包括非正规情形)秩为0与1时的BSD公式,并且验证了椭圆曲线的岩泽理论主猜想,这项成果发表于《剑桥数学杂志》(Cambridge Journal of Mathematics),国际同行对此进行了高度评价。

万昕入职中科院数学院仅短短两年,便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相对“小众”,但却是国际数学界真正理解的人不多。他的工作涉及到80年代Ribet的一个重要概念,即岩泽理论自守形式方法,尽管很多人认为这一领域已无新进展,但实际上后来的发展非常丰富而且复杂。在BSD猜想到解决过程中,这一方法至关重要,而这正是万昕专注研究的内容。

由于其专业领域较少人了解,有时会感到失落,因此他萌生回国开展科研的念头。张寿武教授提供了帮助,并向杨乐和丘成桐推荐,让万昕有机会加入中科院数学院工作。这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预期。

冷板凳对于他来说再适合不过。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期间,就一直致力于岩泽理论自守形式方法,一直到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结束。在国内,他如鱼得水,在这里日常讨论交流都非常方便。他说:“交流对萌生研究灵感很重要,从探讨中会得到启发和解决方案。”

近几年回国的知名学者越来越多,国内做出的好成果也越来越多。万昕相信将来必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他认为基础科学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基础科学有自己的价值,不一定能够立即看到它带来的直接利益。”虽然眼前看不到直接对GDP贡献,但将来可能会对国家和人类文明产生影响。

作为一个独处的人,他并不喜欢热闹环境,更喜欢享受寂寞。但他并不沉迷娱乐活动,比如游戏或电视剧。“我是会尽一切办法把时间放在工作上的,有时候对于家里的家务事都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优先保证自己的科研。”作为两个小朋友的父亲,他内心仍保持着赤子之心,对待数学充满热爱与执著。(王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