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跳台训练科研基地在哪里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团队是不是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

在北京东城的一家网红咖啡馆里,黄暖的灯光下,一群人围坐在白色的枕头堆旁,聊天讨论着快速射电暴的高时间分辨率探测。这群科学家们,他们是何许人也?他们是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率领的科研团队,这个团队被誉为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

作为“大国重器”,中国天眼(FAST)是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20年1月11日,FAST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2023年1月12日,由两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位居榜首。

“从追赶到超越的一次尝试”

这些拗口的科学名词,如脉冲星、中子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宇宙,因为FAST的成果连续发布,日益走入大众视野。“FAST提高了公众对天文的关注度。”李菂坦言,“其实我们的研究目前‘毫无实际用处’,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任何直接影响。”

作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的FAST相较于排名世界第二的大型望远镜,其灵敏度是其2.5倍以上,巡天速度是其10倍以上。“FAST让中国在无线电波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设备。”李菂介绍,“宇宙一切诞生都有微弱的声音,只要我们能捕获这样的声音,就能解开许多谜题。”

在很多领域,FAST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乃至物质和生命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性的科研潜力。

作为一支在科研前沿不断探索的人才集体,他们面临着压力、挫折和迷茫,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因为他们知道好奇心驱动了所有伟大的发明与发现。

每当周末,当工作紧张时,他们会约定一起去不同的网红咖啡馆进行“头脑风暴”。这个过程,与独立思考是不容互相替代的事。每个人抱着探宝的心情去,每次回去后都会赶紧查资料读文章,最终往往会获得新的研究方向和写作灵感。

如今,“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的“天眼观苍穹”互动展项前始终排长龙。参观者通过耳机聆听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不禁产生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点燃更多人探索宇宙奥秘好奇心,是一线研究者的莫大快乐。

而对于这群科学家的工作来说,无论数据处理多么枯燥,他们总是在寻找将它变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的方法。而骑行穿梭于北京城内文化名人的故居之间,也正是一种放松思绪,同时激发新想法的手段之一。

三年来 FAST获取大量数据催生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涉及活跃领域包括快速射电暴。而其中一个重大发现,即FRB20190520B,是迄今为止唯一持续活跃的一个重复快速射电暴事件。这项成果震惊全世界,让人类知识边界又向前迈出了一步。此刻,看着那些被编码转换成了音乐或图形表示的情报,那些数据背后的故事似乎更显神秘,更值得人们继续追求。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