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人军事金岳霖

人物生平

1895年7月14日,金岳霖先生在湖南省长沙市出生。1901年,他进入胡子靖创办的长沙私立明德学堂接受传统教育。1907年,他转入美国教会创办的雅礼大学预科学习。1911年,他考入清华学堂,并于191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高等科。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金岳霖被官费留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

1920年,金岳霖获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他之后前往英国,在伦敦大学经济学院进行研究。此后,他回到中国,并于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担任教授。在此期间,与冯友兰等一起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并担任系主任一职。

1936年,《逻辑》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外他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如《唯物哲学与科学》、《自由意志与因果关系的关系》等。此外,还有《论自相矛盾》、《同·等与经验》等文章。

1940年代初期,金岳霖出版了《论道》,并且还写下了《知识论》,这本书是他对现代逻辑系统化介绍和应用的一个重要成就。这本著作不仅展示了他的严密逻辑分析能力,也体现出了他中西合璧的思想风格。

1950年代至1970年代间,金岳霖继续在北京大陆工作,为中国哲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任过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兼研究室主任以及中国逻辑学会会长等职务。

主要成就

金岳霖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其中包括本体论和知识论。

他是第一个运用西方方法融合中国传统思想的人物。

《论道》是一部系统完备,本体论专著,是近代中华文化中的划时代之作。

金岳霖深入研究并应用现代逻辑方法,对推动和发展中国哲学产生重大影响。

著述要目

《逻辑》(1935)、《罗素的哲学》(1988)

论文如“唯物主义与科学”、“自由意志与因果关系”,“自相矛盾”、“同·等与经验”,“休谟知识論批评”、“知觉现象”、“Internaland External Relations”

总结:

金岳霖以其独特的声音,将西方理性思维方式融入到中华文化中,为当时乃至今后的多个领域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见解。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手笔,更是对人类智慧宝库的一次新的开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