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种做哪些事图片老知青忆插队山村过年趣闻录亲历老乡包饺子炸油糕盛宴

在那片山村的深处,老乡们的窑洞犹如星辰般点缀在半山坡上,我们手持手电,沿着蜿蜒的山路,一家一户地拜访。踏入每个老乡家,便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那是由饺子的香气和油糕的金黄色调共同营造出来的。

我已经度过了五十多个春节,但没有之一像1969年的那个春节那样刻骨铭心。那一年,我作为北京的一名知青,被分配到了山西的一个偏远村庄。我们十几个年轻人被送到这里来,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寒冷而陌生的环境中,我们成为了这个小山村中的外来者。当大部分知青回京过年时,只有我和两个同伴留下来迎接那个冬天。

冬天在那里异常严酷,屋子漏风,我们却无法烧暖炕或生火。室内温度常常低至零下五、六度,水缸结冰,脸盆里的水也凝固成了冰块,即使是墨水瓶里的墨水也不免变成了冰块。除夕夜,我们三人围坐在微弱煤油灯旁,无助地搓手跺脚,不禁泪流满面,思念远方亲人的温暖。

就在这时,一群孩子前来邀请我们去他们家的聚会。我知道,在当时困难的情况下,他们不应该为我们备办酒食。但孩子们坚持要我们去,所以我们决定只短暂参观几次,每次待得时间也不长,以免给他们带来额外负担。

夜晚静谧,没有明亮月光,只有星空闪烁着孤独。而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候。但当我们的脚步踏上崎岖的小路,每一次敲门,都能感受到一种不同的氛围。一进老乡家,就仿佛进入了一幅充满欢乐与团圆的画卷,全家都围坐在炕上,他们正忙于包饺子、炸油糕,把一年的辛苦收获全都拿出来了。

老乡们热情邀请,让座问候,从未吝啬过我们的份量。一顿热腾腾美味佳肴让我们的心里暖意融化,那些过去寒冷所不能触及的心灵角落,此刻都被温柔抚慰了。在聋哑家庭里,我见证了一段奇妙的人际交往,那位哑巴媳妇虽然未能开口,却以感激之情对待那些曾经尝试帮助她的知青们。而聋老汉和他的家族,对我们来说就像是真正的父母一样,用尽全力款待,将我们视作自己的儿女一般对待。

这一串串拜访,让我的肚子变得又胖又满,再加上第二天清晨送来的各种好吃货物,使我的身体彻底沉浸在丰盛与喜悦之中。那份来自寒冷与相互扶持的情谊,让我终身难忘,是我走向社会生活中度过第一个春节,也是一堂关于人类温情与坚韧不拔精神不可忽视的人生课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