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岁月中国历史网里的老知青与山村的过年盛宴

在那片被岁月静悄悄包围的山村里,一个寒冷而宁静的春节夜晚,我们几个知青留在了这里。我们穿梭于老乡家的小窑洞之间,用手电筒照亮崎岖的山路,每个屋檐下都散发着温馨与喜悦。每一户人家的炕上,都坐满了全家人的笑脸,他们忙碌地制作饺子和炸油糕,将一年辛苦所得的一切好东西拿出来分享。

我已经度过了五十多个春节,但没有之一像那个1969年的春节那样深刻地印象我。那年,我和另外两个北京知青被分配到山西的一个偏远村庄插队。当时,我们还只是十几岁,第一次离开家乡。然而,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前,大部分知青都回到了北京,而我和两个伙伴决定留下来过年。

冬天在山村里异常严酷,我们居住的地方漏风,温度低至零下五、六度,水缸结冰,脸盆里的水也成了一块冰坨。在除夕的晚上,我们三个小伙子围坐在微弱的煤油灯旁,一边搓手跺脚,一边思念远方亲人的眼泪几乎要流下来。但就在这时,一群孩子来到我们住处,说他们家的长辈邀请我们去做客。我知道,那时候老乡们生活并不富裕,所以我们三个不想增加他们的负担,但孩子们坚持,要我们去吃饭。这让我们的心情顿时轻松起来,每个老乡家的门口,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那些日子的记忆,就像是时间中的画面一样清晰。那位聋老汉,他七十多岁了,而他的儿媳妇却是个哑巴。有一位知青会针灸,当时流传说针灸能治愈聋哑,这哑巴媳妇非但要他给她扎针,而且表示感觉很好。她虽然最终还是没能开口说话,但对那些为她治疗的人表示深深感激。而当我们串到了聋老汉家时,那些热情如潮汹涌般扑向我们的目光,让人难以忘怀。

第二天清晨,即便是未曾拜访过的老乡家,也送来了新年礼物——饼子、炸糕等美食。我心中涌现出一种感动,那种来自陌生人之手暖意融融的情谊,是那么珍贵。在那个寒冷而又温馨的夜晚,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团圆”,什么叫做“共享”。这是我走向社会度过第一个春节,也是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个经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