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宗: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天下人称他为赵曙,他的故事,从一个被抚养的孩子到登基成为皇帝,再到即位不久便去世,这一路上的风云变幻,让后人赞叹。
在宋太宗赵光义重孙、商王赵元份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第十三子中,幼年的赵曙被仁宗接入宫中,以母任氏之名赐名为赵宗实。仁宗亲自抚养他,如同父亲一般,给予了极大的关爱和教育。在宫廷生活中,赵曙表现出了极高的孝顺和勤奋,不仅聪明过人,而且品行端正,被誉为“儒者”。
随着年岁增长,赵曙逐渐展现出其政治才能。他历任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等职,对外防御西北边疆,对内整顿朝政,为国家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当时有个女儿出生,但由于是女孩,所以没有立为储君,而是继续推举其他男嗣。但最终,由于其他继子早夭,没有人能与之抗衡,最终命运指引他走上了皇位。
嘉祐七年(1062年),由仁宗册封作为皇子,并改名为赵曙。随后又多次推辞官职,因为守丧未满而不得不接受朝廷提出的秦州防御使和知宗正寺等职务。直至嘉祐八年(1063年),仁宗驾崩,无嗣,使得朝野上下都对谁将继承大统产生了猜测。而在这时,那个曾经被视作普通臣子的少年终于成为了新一代的开国君主——宋英宗。
当初,即位之初,由于身体虚弱,便由他的母亲兼任太后的曹太后来垂帘听政。这段时间里,因宦官诬陷和两宫失和,一度出现了一些矛盾。但经过韩琦等人的劝解,最终两宫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当病情好转后,权力重新回到他的手中。
然而,在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他再次病倒。此时,他深感国家法制需要改革尤其是在公主称呼母亲为姐姐这一问题上。他希望能够改变这一传统,以恢复伦理常态,但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实施自己的想法。在那最后的一段日子里,他的心思更多地还是在如何修订法律制度上思考,而不是享受自己的人生旅程中的荣耀与快乐。
治平四年的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在福宁殿逝世,此刻的一个瞬间,是一个时代结束也是一个新的开始。在他的陵墓永厚陵前,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座古老的石碑,上面记载着他的名字以及“宪文肃武宣孝皇帝”的谥号,这是对他无私奉献及忠诚执政精神的一种纪念。
标签: 明朝哪位 厉害 、 忽必烈的历史故事100字 、 我国历代王朝的顺序 、 各个时期的明朝版图 、 最自私的 是不是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