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古老而又神秘的土地上,太子朱标对朱元璋滥杀功臣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朱元璋,以其聪明才智,让太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地方,朱标被命令去拿一根长满尖刺的棒棒。这个挑战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如果能够像剃胡子一样把刺刮掉,就能成功拿起这支刀。
正是这种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使得朱标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他不是喜欢杀人,而是在为他铺平道路,为他未来的统治创造条件。中国有句古话:“公卿自有公卿禄,儿孙自有儿孙福。”做长辈的人,不应该为后辈操心,因为这只是徒劳无功。
然而,在这一点上,朱元璋却过于操心,他忽略了另一种可能——即将传位给年轻且不谙世事的孙子朱允炆。这位年轻君主急于削藩,却惹恼了最能干的大将——他的父亲朱棣。当时,没有一个能够带兵平叛的大将,因此,这份重任落到了65岁老将耿炳文身上。
耿炳文虽身材有些许不足,但他的才能绝非一般。他曾用七千孤军挡住张士诚十万大军,并在追击中斩敌五千多人,从此声名远扬,被深爱并重用。在历次大战中,他都是重要人物,一路打下江山,也得到丰厚的赏赐和尊贵的地位,被封为长兴侯。
在没有可用的将领情况下,朱允炆委托耿炳文以重任,也算是一种理智选择。但是,尽管耿炳文擅长防守,却缺乏进攻能力,当他被派遣北伐讨伐反叛者时,只走了一步就遭遇失败,被迫撤退。此后的几次交锋都以失利告终,最终导致了真定城内外部队全线溃败,只剩下少数幸存者逃回南京。
虽然失利,但若合适地使用耿炳文坚固防守的手段,即使面对强敌,也不会立即崩溃。但遗憾的是,这份潜力并未被发挥出来,而是因为一次小小失误,便被视作无能而予以更换。接替他的李景隆虽是个学问渊博之人,但齐泰认为其毫无武艺,“断不可用”,但黄子的意见最终占据上风,将建文帝引导上了歧途。
标签: 大明我是朱允熞 、 我们现在最接近历史哪个朝代 、 中国朝代先后顺序 、 清朝的12个 、 中国元朝十大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