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袁彬揭秘元朝覆灭的关键人物

我,袁彬(1401—1488),字文质,新昌县义钧(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明代著名锦衣卫乡首领,中国历史上最具正面形象的锦衣卫。

我出生近侍家庭,自幼聪颖,能诗善文。我的父亲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在宫中近40年,一直当皇帝的近侍。正统四年(1439)我的父亲辞疾家居,以39岁之子我代其校卫职。锦衣卫是护卫皇宫的新军,具有监管邢狱、巡查缉捕的权利。校卫则是一般的卫士。我虽地位卑微,但因在“土木堡之变”护驾北征,我成为扞衛国格、護驾有功的英雄。

明正统十年(1449)七月,也先分兵四路,大举南犯。此时,我在英宗朱祁镇身边,不与诸大臣商议,与英宗寸步不离。在那次历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变”中,也先拥帝北上,我对英宗照料无微不至。当夜晚,他冻僵了脚裹,我将他背起取暖;每逢随军转移车马不能行,我便背着他而行;当他仰头南天长吁短叹时,我反复开导他的信心。

后来,也先又选了六名美女去服侍英宗,而我教英宗回复说:“待朕归国娶妹时,再将六女纳为媵从。”也先多次按照汉奸喜宁策划均失败。一天深夜,也先、喜宁把我五花大绑,要将我五马分屍处死。我临刑前怒斥喜宁,被迫口称愿降。但是我依然暗令另一侍卫带回给朝廷兵部尚书于谦密书两封,让于谦除去喜宁。在景泰元年,将英宗送返中国,并一同回国。

景泰八年(1475)正月,当景泰帝病危时,我辅佐英宗复辟,更改国号为天顺。我从锦衣卫试百户升为都指挥使,是历史上的难得忠义正直之士。在任期间恬淡寡欲、刚正不阿,使得锦衣衛改观世态,从此也不再招权纳贿欺罔官民。

明弘治元年(1488),我逝世。那时候朝廷赐予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以及母妻诰封一品夫人,以表彰我的忠诚和服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