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王夫之的史论研究法(图)

王夫之的史学研究法,以北宋名将为主题,展现了人物的深度与广度。他的《读通鉴论》、《宋论》、《春秋家说》、《春秋世论》和《续春秋左氏传博议》等著作,不仅是对中国历史进行全面的研究,也体现了他在史学领域的独特贡献。在这些著作中,王夫之不仅采用了传统的辨伪、考证、综合与归纳等方法,还融入了心理、心态和移情的手法,这使得他的史学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刻。

明朝灭亡清朝兴起这一历史转折点,对王夫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时代感与使命感。他认为治史应当有济世救国和经世致用的目的,因此,他在完成《读通鉴论》后,对自己的写作目的与方法进行了剖析。他认为,“编中所论,推本得失之原。”这意味着历史研究应该追寻到根本原因,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这也是他个人研究历史时遵循的一条原则。

王夫之还强调:“述往以为来者师”,即通过学习过去,可以指导未来。这就是他撰写史书时追求目标的核心思想。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会‘得’?又为什么会‘失’?”以及如何“获得”又如何“救失”。这正是他对于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探究,以及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避免重犯错误。

在《读通鉴论·叙论末》,王夫之总结了自己史学写作的心路历程:“引而伸之,是以有论;浚而求之,是以有论;博而证之,是以有論;协而一 之,是以有論。”这里,“道无方,而位物于有方,道无体,以成事 之 有体”,说明他在撰写史书时遵循的是一种整体性原则,即按照一定规律来安排事物,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内在因果关系且系统性的整体。

此外,王夫之一贯采取分门别类的系统性研究方法,将不同的事件或人物根据其共同特征归类,并相互比较,从而揭示出更深层次的事实。此外,他还注重通过心理化手法,将自己置身于古人的时代环境中,与他们共鸣,从而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及行为动机。

综上所述,王夫之一生致力于利用各种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和分析中国古代历史,其作品不仅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视角,也为后人树立了一种高标准要求严谨、高超技巧的人文精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