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南京毗卢寺内老万佛宝楼旧照。毗卢禅寺与大明皇宫(明故宫)隔玄津桥相望,明太祖朱元璋经常来此微服私访,毗卢禅寺客堂成为朱元璋体察民情的茶馆,寻佛论道的法堂。据说,一天,朱元璋在一次微服私访中,与方丈——正定禅师偶遇,当时正定禅师正在创作一幅紫金山寺岚图。图中的群峰叠嶂、众寺瑞显,让人仿佛能听见晨钟暮鼓之声。朱元璋向正定禅师提起,他曾在家乡凤阳皇觉寺做过小和尚,那时候他会在外头纳凉,但每到晚上回去却被关在山门外,不得入内。他躺在地上仰天指星,有灵感撰下了一首诗:《夜行》——“天作蓬帐地作毡,日月星辰伴吾眠。”这首诗深深打动了正定禅师,他立即将诗题上了画卷。一时间,这幅画卷吸引了南京城内文人墨客云集,使得毗卢禅寺的人气达到了极点。
龙心大悦的朱元璋为了表彰他们,便颁布了一项令:免征僧人粮食杂税。这一举措虽然让僧人们获得了解脱,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因为俗人才不需要缴税,所以很多人纷纷剃发装扮成僧人的样子,以此逃避税收。此后,由于燃疤这一惯例变得普遍流行,大多数俗人都无法忍受这种痛苦,因此纷纷放弃这个身份而还俗。在经济上,这对国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1982年,中国佛教协会意识到这些措施对僧侣健康有害,并且实际效果并不好,他们决定废除燃指香疤这一习惯,从而保护了僧侣们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有助于解决国家财政问题。
标签: 朝代先后顺序 、 明朝著名的历史事件 、 天启帝重用魏忠贤 、 大明风华朱瞻基宠幸孙若微 、 帝王谥号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