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简介明朝宣德时期书画家生平经历与作品特色分析在社会文化中的影响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他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

沈周的曾祖父是王蒙的好友,他的父亲沈恒吉,又是杜琼的学生,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在他的家庭里,对书法和绘画都非常重视,他的一生都是在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蔑视恶浊现实的情况下度过的。他一生的主要活动都围绕着学习和创作,他学识渊博,有收藏家的气息,而且交游甚广,对于求索真伪的人也不避而远之。

他对待艺术有一种超然态度,这也被后来的艺术家赞誉为一种神仙般的境界。他的绘画技艺全面,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又有自己的创新。他早年的多数作品是小幅描写自然景物,但到了40岁之后,他才开始创作大幅作品。在中年的工作中,他用笔沉着细秀,以骨力胜,而到了晚年,则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

沈周在元至清之间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继承了董源巨然以及元四家的风格,同时融入宋末李刘马夏等人的笔法,使得他的风格既具有粗犷刚健,又能流畅细腻。这也是他能够自成一家的原因之一。此外,由于他的许多作品流传很广,所以真伪难分,这也是后来人们评价他为“飘然世外神仙中人”的原因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