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学勤,黄梅戏音乐工作者,是一位在黄梅戏中编写了众多经典曲目的人。他的故事,就像一段传说,充满了对音乐的痴迷和对生活的热爱。
自幼生长在安庆市怀宁县农村,那里的民间艺术和音乐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六岁那年,一场意外的相遇让他与二胡结缘,从此,他便沉醉于这首奏出悲欢离合之声的乐器。即使是在上中学时,他也无法抗拒周围黄梅戏剧团排练的声音,每晚都默默地坐在门口倾听,直到演出结束。
程学勤不仅有着对音乐天生的喜爱,还有一份非凡的才华。在小学时期,他就学会拉二胡,并且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把蟒皮制成的二胡。这份技术不仅赢得了当地人的赞赏,也让他很早就被民众黄梅戏剧团招募为主胡演奏者。
1955年,他遇见了著名作曲家时白林,这次相遇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开始尝试自己写作曲,但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只能通过自学来掌握乐理和黄梅戏知识结构。经过不断努力,不久后他便能够独立完成作曲工作,并逐渐崭露头角。
半个世纪里,程学勤创作出了204部作品,其中包括大型和小型剧目的各种类型。在这个过程中,他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如1984年的《渖婿招婿》获安徽省首届戏剧节一等奖、1988年的《公主与皇帝》获安徽省第一届艺术节作曲奖,以及1990年和1992年的两部电视剧分别获得国家级奖项。此外,《山乡情悠悠》的优秀表现还赢得了“2000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
对于自己的作品,程学勤并不追求数量上的高峰,而是希望能够保持原汁原味,让老百姓喜欢。他认为作为一个歌唱家,要有自己的主见,以时代新面貌展现给观众。他的最大追求就是创造出有个性、有生命力的作品,为人们带去快乐。
正如牛郎织女之间穿梭于星辰之际的情诗般美丽,在程学勤的手笔下,每一次呼吸都是对传统美好的致敬,每一次音符都是对时间永恒感悟的一种表达。他用心编织出的每一段旋律,都像是那古老而神秘的大自然,用最纯净的心灵去感受,用最真挚的情感去诉说。这就是程学勤——一个以心血涂抹、以情感点缀、以真挚回响的人生旅途中的黄梅戏音乐工作者。
标签: 明朝的重大历史事件 、 五代十国 一览表 、 中国历史朝代更替情况 、 中国朝代顺序口诀表 、 明朝 的字辈